【论孝·百家】孝道文化的精神价值

首页    新闻资讯    健康资讯    【论孝·百家】孝道文化的精神价值

       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,一般指社会要求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,包括尊敬、关爱、赡养老人,为父母长辈养老送终等等。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人际道德关系。在我国,有文字记载的以孝道为核心的尊老养老道德观念,至少已有三千多年历史。孝道在整个中国伦理思想史中一直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。正所谓“百善孝为先”,孝被看作“百行之先”、“为仁之本”,它已经深深地根植于中华民族每个成员的内心深处,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和行为习惯。及至今日,我们身上仍然有儒家孝道思想的深深烙印。

孝顺图.jpg

   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精华,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概括,即:敬亲、奉养、侍疾、立身、谏诤、善终。“孝”最基本的含义,就在于顺从父母的愿望,满足他们的需要和要求,这在中国是一个十分古老的观念。孝道文化的核心是敬老养老。作为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优良传统,它强调幼敬长、下尊上,要求晚辈尊敬老人,子女孝敬父母,爱护、照顾、赡养老人,使老人们颐养天年,享受天伦之乐。

    孝道也是形成现代和谐人际关系的价值渊源,还可以说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。事亲行孝历来是做人的根本,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是家庭和睦、社会安定、民族团结的基本要素。孝道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情怀的感情基础和道德基础。

孝道.jpg

     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·韦伯曾把中国儒家伦理与西方基督教伦理做过比较分析,他认为中国人“所有人际关系都以孝为原则”。在汉文化圈,孝亲敬老的道德观念不仅存在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,而且就像血溶于骨髓一样融于民族意识,成为一种社会公德乃至美德被社会所公认和奉行。

    的确如此,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,渗透到了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。在某种意义上,中国文化可谓“孝的文化”。孝在中国文化中的作用之大、地位之高,以至于如果谈中国文化而忽视孝,即非于中国文化真有所知。

    今天的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。从当前的社会现状出发,弘扬孝道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,构建和谐家庭、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。孝道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不管社会如何进步,文明如何发达,什么时候都不应该丢弃。

2023年3月6日 17:25
浏览量:0
收藏